Post

DFT 原理

DFT 原理

参考资料:

[自制课程] 密度泛函理论(DFT)速训班_哔哩哔哩_bilibili

《计算材料学》华中科技大学 配套资源

materialssimulation.com/book

GitHub - stanfordbshan/CompMatBook: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(Book)

单斌

DFT 原理介绍

GitHub - czjiangjun/DFT_Manuscript

DS-PAW:国产的 DFT 计算程序
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psusc.2023.158083

PASP 程序:结合 VASP,主要处理磁性体系

https://doi.org/10.1063/5.0043703

http://www.cps.fudan.edu.cn/XHJ/CN/show.aspx?infolb=70&infoid=275&flag=9


基态

  • 内聚能
  • 平衡点阵常数(密度)
  • 弹性模量和弹性常数(弹性能)
  • 声子谱 力常数(能量对位移的一阶导数)
  • 磁性有序(构造不同的磁性结构、磁性与晶体结构和体积等有关)
  • 热稳定性
  • 相变(主要是自由能)
  • 空位/缺陷形成
  • 扩散
  • 化学反应
  • 原子受力

激发态

  • 比热(sp)
  • 光发射
  • 光吸收
  • 带隙
  • 传输性质

薛定谔方程简写成 SE

哈密顿量 能量算符

能量组成: 动能:电子、原子核动能 势能:电子之间、原子核之间、电子 - 原子核之间(+ 外部施加的势场)

与时间无关(稳态)

孤立 H 原子的 SE 能够精确求解

自由粒子(能量项只有动能) 一维无限深势阱

波恩海默/绝热近似

原子质量 10-27 量级 电子质量 10-31 量级

核心思想是把核的运动和电子的运动分开处理:处理电子运动时,认为核是固定不动的;处理核运动时,认为快速运动的电子建立一个平均化了的负电荷分布,核在电子的负电荷平均场中运动。

难点: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

考虑

veff

单电子近似与平均场近似

在平均场近似中,需要求解单电子本征方程才能得到体系的解,但要求解单电子方程又必须知道各个轨道的电荷分布

实际操作:该过程称为自洽场 (SCF) 方法

Hartree 近似 忽略了泡利不相容原理

有效势为两项

Hartree 近似,引入泡利不相容原理,将波函数写成行列式(SD Slater 行列式)

问题:平均场近似(自洽场)仍忽略了电子之间的关联(电子间的瞬时相关作用)

电子关联能:指精确的基态能量与 HF 能量之差:

泛函:把函数映射到一个数上

变分 和最小化相关

Hohenberg-Kohn 定理 vr 与 nr 是一一对应关系(反证法)

\[E[n] = F[n] + V[n] = T[n] + U[n] + V[n]\]

$U[n]$ 的主要部分为 $U_H[n]$ (Hartree 势能泛函)

$T[n]$ 的主要部分为 $T_S[n]$ (单电子动能泛函;单电子近似得到)

电子动能、势能泛函分解

\[U[n] = U_H[n] + U_X[n]\] \[T[n] = T_S[n] + T_C[n]\] \[E_{XC}[n] = T_C[n] + U_X[n]\] \[E[n] = T_S[n] + U_H[n] + E_{XC}[n] + V[n]\]

T[n] U[n] 与体系无关(电子的动能、电子的势能)

V[n] 与体系有关,体系给定,则其可知(原子核对电子的势场)

有效势为三项

v(r) 用赝势近似

变分法得到单电子方程

\[[-\frac{\hbar^2}{2m}\nabla^2 + v_{ext}(\vec r)+v_H(\vec r)+v_{XC}(\vec r)]\psi(r) = \varepsilon_{i}\psi_{i}(r)\]

交换关联能的作用:抵消非物理的 Hartree 项

Jacob 天梯

局域密度近似(LDA):第一级阶梯

广义梯度近似(GGA):加入密度梯度作为泛函变量 第二级阶梯

常用 GGA 泛函是 PBE

meta-GGA 第三级阶梯

杂化密度泛函

PPT 中的第 18 页的 fi 是占据数


晶体的电子结构

密度泛函理论没有引入近似

$\delta$ 函数

积分为 1

傅里叶变换

离散傅里叶变换

傅里叶级数

点阵和周期性 $\delta$ 函数类似

晶格的空间密度分布函数:周期性 $\delta$ 函数

电子密度分布函数 n(r) 、势能 v(r 也具有周期性 相关能量算符也具有周期性 波函数不具有周期性

k+G 的物理含义:与电子的动能相关,不能无限大;非常大时,其系数 c 会非常小

可以 k 限制在第一布里渊区 [-N1/2, N1/2]

k 点数:N=N1*N2*N3 晶体超胞 (k 是倒空间的某一个点,理论上有无数多个,可以将其限制在第一布里渊区内)

将薛定谔方程转换成本征值(求解)问题

将问题限制在原胞内

k 相互独立(可以进行并行处理)

对于每个 k,最多可以得到 M 个本征值 (可以不用求所有的本征值,求解其最小的一部分 k 即可)

k 的本征值给出能带结构

$e^{ikr}$ 为平面波形式

波恩 冯卡门 边界条件

Bloch 定理

倒空间原点

\[\text{Schrödinger Equation} \rightarrow \text{Eigen problem}\] \[\sum_{m} \left[ \frac{\hbar^2 | \mathbf{k} + \mathbf{G}_m |^2}{2m_e} \delta_{m,m'} + V_{m-m'} \right] c_{i,m} = \varepsilon_i c_{i,m'}\]

DFT 第一性原理计算

k 点采样

基态的电子密度应该与所有的 k 有关 每个 k 点对应一个电子密度 对 k 进行积分(布里渊区积分),只考虑占据态(fi 占据数);仍是无数个 k 点

转换成采样求和的方式

均匀取样(isotropic sampling) 含义:模拟的超晶胞的各个方向长度是一样的(正方)

\[\frac{b_{1}}{N_{1}}=\frac{b_{2}}{N_{2}}\]

MP 方法(把 gamma 点避开)

\[\vec{k} = \sum_{i=1}^{3} \frac{n_i}{N_i} \vec{b}_i\]

shift MP 方法

gamma 点的计算误差较大,应尽量避开;有些情况无法避开

k 点在 FBZ 中的对称性(减小计算量,对计算的 k 在求和公式中增加权重)

不可约布里渊区

$\hat{S}$ 旋转操作

对于六方结构,MP 方法的 k 点取样与其对称性不是太符合,还是以 gamma 为中心

k 点取样规则:

  • 每个方向上的 k 点密度应尽量保持一致
  • k 点越密,结果越精确
  • 对于原子或分子,无需 k 点取样,直接计算其 gamma 点
  • 需要做收敛性测试

占据数

金属:导带没有填满

引入分数占据数 smearing 方法

$\sigma$ 展宽


截断能


赝势

把不成键的电子(内层电子)与原子核合并起来


PBC 条件

计算耗时 N3

真空层厚度:一般至少 10 埃


DFT 只能预测基态电子密度和基态总能

总能 力 晶格常数 键长 振动频率 声子谱 静态介电相应

激发态能量(价带的是激发态能量;导带的是激发态) 能带(原理上就无法准确计算;GW 方法;泛函改进) 能带结构 波函数(计算的是辅助波函数) 费米面 超导 激子 电子输运


精度

内聚能精度较低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